要讓套裝軟體在不同公司都能使用,他必須顧及不同公司的不同需求。因此當套裝軟體越成熟、越多人使用後,他就會長的越胖。否則無法因應千百家不同產業的公司各式各樣的需求。
軟體越來越肥有個很大的代價,大多數企業IT人員都體驗過:你可能用到你買的軟體中不到10%的功能,而且常常更慘的是,你們被強迫使用一些根本不需要的功能,否則流程沒有辦法跑下去。或常常必須把某個欄位假裝為其他欄位來使用,就為了省一些系統客製化的預算。
企業資訊系統沒辦法不經客製化就使用,似乎已經變成了常識。真實世界中沒有兩家公司的運作方式是一模一樣的,無論你多努力去套用套裝軟體,他永遠是個辛苦又花錢的解決方案。
一定有更好的方式。
如果你覺得導入套裝軟體很辛苦,你應該等到嘗試過公司內部,或是請廠商自行從頭開發客製化的企業資訊系統,再說這樣的話。
專案永遠不是你想的那樣:成本、作出來的產品、風險、還有延誤的進度。一個好的產品需要多年的開發才會成熟,但在專案中時間是個最缺乏的奢侈品。合約通常都由最低估這個專案的人標下來(低價標)。因此所有工作都會必須以降低成本為最高指導原則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超乎預期的延誤、超過預算、趕出來的軟體變成專案中的常客。更麻煩的是,客製化系統是眾所皆知高維護成本的,因為你必須有懂得該專案使用的技術、看的懂裡面程式的專業程式設計師,才有辦法維護、修改,或單純讓系統繼續正常運作。
一定有更好的方式。
先把擁有一個像是電影中酷炫的資訊系統的夢放一邊,大部分時候你的需求其實沒有這麼複雜。或者一個完美能將所有動作自動化的方案非常的複雜,但如果能很快的以較低的預算作出一個好用的系統,對公司的幫助可能反而大的多。
這就是輕型開發背後的想法,企業一般來說不需要像是消費型應用那麼花俏的使用介面。如果商業邏輯跟需求能夠用一個高階的方式來作描述,而不去細部規定到所有介面該長的怎麼樣。其實企業應用開發起來可以更快、又更省成本。
隨著近年來Web技術的發展,雲端運算把企業能節省的資源推至了一個新的境界。你不再需要一個龐大的IT團隊來管理你自己的伺服器、網路、或維護自己的軟體。你只需要幾位熟悉雲端輕型開發工具的開發人員,就能利用像是Ragic Builder這樣的工具,快速的把組織的資訊需求轉化成實際馬上能使用的系統。